目的:探讨使用心理行为干涉对全脑血管造影病人负性情绪和血压的影响。办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56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病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涉)与察看组(给予心理行为干涉),各28例。比较两组病人负性情绪(SAS、SDS评分)及血压变化状况。结果:手术前,两组病人的血压水平及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察看组手术期间缩短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调节患者的血压水平。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mood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Method:56 patients underwent cerebral angiograph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accorpng to the p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p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2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negative emotion (SAS and SDS score)and blood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operation,the blood pressure level,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pfferences(P>0.05);during the operation,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p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p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operation,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p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and adjust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of patients.
Psycho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Whole brain angiography; Negative emotion; Blood pres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zhou 510000,China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7.33.023
?R床使用的全脑血管造影(DSA)是一种通过皮股动脉穿刺的血管造影成像,可有效应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病人血管病变的性质、紧急程度[1-4]。DSA虽然创伤小,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办法,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存在肯定风险,病人对其产生排斥等心理,加上缺少对手术的认识,可发生焦虑和抑郁等不好的心理,致使病人血压升高,从而影响病人手术成功率[5-7]。因此,准时有效的消除负成人性心理,可降低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心理行为干涉对全脑血管造影病人的负性情绪和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56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察看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1~68岁,平均(57.24±3.18)岁;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9例,急性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眩晕综合征3例。察看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9~70岁,平均(58.60±4.25)岁;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7例,急性脑梗死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眩晕综合征2例。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对比性。
1.2 办法
1.2.1 手术办法 两组病人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推行局麻,用Selp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置入5F股动脉鞘,将导管头端送至主动脉弓,对左右颈总动脉及椎动脉选择性进入,并借助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迅速减影,以获得明确血管图像,完成后拔除血管鞘,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 对照组 围术期使用常规护理干涉手段,包含(1)术前:病人因缺少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有关常识的详细知道而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抵触等情绪,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责任护士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解说DSA的手术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与介入室的环境、仪器设施,让其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有最基本的认知:全脑血管造影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术,它只不过一种在局麻下微创的检查办法;同时让同病房已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病人现身说法,以消除对陌生环境及手术方法带来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从而全方位提升病人对治疗和手术的信心。(2)术中:手术过程中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学会病人的心理状况,同时告知病人在注入造影剂后其大脑出现发热、发胀等为正常现象,鼓励病人积极自我表达,并指导病人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来减轻因生理原因而产生恐惧心理。(3)术后:病人返回病房后,护理职员准时告知病人术后需要维持患侧肢体制动6 h,或许会引发身体不适如腰腿疼痛等不好的现象,可通过其他肢体可适合活动,按摩腰后背来缓解因患肢制动带来身体的不适感,同时告知患肢制动对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意义,防止引起穿刺口出血和血肿;指导病人通过腹式呼吸训练,以缓解焦虑情绪;通过指导家属给予患肢按期按摩和进行双足背屈动作,同时关注病人的患肢侧远端的血运状况,防止因为制动而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每半个小时监测病人的血压等体征。
1.2.3 察看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和行为干涉。主要办法如下:(1)心理干涉。①由护师职称以上的职员组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同意有关常识培训,并通过考核。②术前干涉:手术前3 d,由护理职员一对一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治疗办法,通过平板电脑放映DSA操作视频和介入室环境的有关图片,为病人和家属详细解说DSA的手术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与介入室的环境、仪器设施,并向病人说明有关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前让病人模拟手术当日的情景,训练病人床上排便、患侧肢体固定制动等;并于手术当日通过提问的方法对上述内容进行回顾,让病人身心均处于最好状况,消除因对未知事件的恐惧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③术后干涉:在病人维持制动的首要条件下取最舒适的体位,当病人出?F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情绪时,通过播放音乐让病人放松身心,并嘱咐病人家属多与病人交流,推荐一些有趣历程,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护理职员通过列举经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病人顾虑,帮助病人树立治愈的信心。(2)行为干涉:当病人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或出血时,予以弹力绷带包扎,延长压迫及制动时间,关注病人血常规和凝血指标状况,准时报告大夫;若发生栓子掉落形成血管内栓塞,应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查询病人意识障碍有无加重,以便准时采取处置手段;若病人出现血管内感染时,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察看体温的变化。告知病人家属需维持右下肢穿刺部位干燥,定时更换敷料,防止穿刺口味染。
1.3 察看指标与评价标准 (1)于护理干涉前及术后第3天,由课题组同一名护理职员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其监督下由病人独立完成有关量表评估。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8],各20条目,依据不同情绪发生频率进行评分,没或极少时间发生为1分,小部分时间为2分,相当多时间为3分,绝大多数或全部时间为4分;SAS、SDS临界值分别为50、53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焦虑、抑郁越紧急。(2)比较病人术前的血压变化状况,包含缩短压和舒张压。同时测量病人血压水平,首次测量完成后至少等1 min,再进行第二次测量,取两次的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1.4 统计学处置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使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变化状况比较 术前,两组病人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察看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察看组缩短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可发生因缺少手术和疾病常识而出现的焦虑、抑郁及紧张等不好的情绪,促进血压上升并对手术产生抵抗心理,进而影响病人的预后。使用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涉手段,可有效改变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从而调节病人的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并有效抑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9-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心理行为干涉后,改变了病人的血压水平和负性情绪,说明使用心理行为干涉可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给予应付应激心理的心理行为干涉来有效控制病人的血压水平,从而有效促进病人康复。
现在大多数学者觉得,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易引起机体血压变化,而重要原因为机体交感神经开心性增强,促进缩短血管物质的释放,以致病人血压升高,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手术顺利进行[15-17]。针对上述原因,通过语言交流、情绪疏导、心理暗示等护理干涉,帮助病人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提升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与坚定性,促进病人康复,获得较好预后结局。
心理行为干涉疗法是一种针对围手术期病人出现的具体消极心理给予的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涉[18]。通过详细说明和介绍疾病、手术及介入室环境的内容,有益于减轻陌生感和认知不足导致的应激反应,以增加信心,提升病人的依从性;在进行手术时,通过术者主动交流学会病人心理近况,并指导发现不当令向相应医护职员求助,同时介绍术后或许会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处置办法,以防止发生时出现应激反应,并指导病人放松身心来减轻心理负担,有益于全方位缓解负成人性心理;在病人诊治过程中重视准时处置负性情绪,并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等干涉手段分散注意力,有益于准时缓解不好的心理;且通过按摩、双足背屈运动,同时密切关注血液循环状况,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通过监测病人的血压,有益于学会病人的病情变化;通过呼吸放松练习指导、解说手术需要注意的地方及心理状况的意义,从行为和认知方面给予干涉有益于病人负性情绪得到改变[19-20]。 综上所述,使用心理行为干涉全脑血管造影病人可减轻应激反应并学会应付手段,改变负性情绪,从而控制病人的血压水平。